在當今高度自動化的工業(yè)環(huán)境中,機器人的應用愈發(fā)廣泛,其維修作業(yè)的安全性不容忽視。當機器人維修時遭遇接地不良,同時設備又面臨老化問題,漏電傷人風險無疑會被極大地加劇。
接地,是電氣安全的基石。對于機器人系統(tǒng)而言,良好的接地能在漏電發(fā)生瞬間,將電流導入大地,避免人員觸電。正常情況下,接地電阻應維持在極低水平,以保障泄流順暢。然而維修時若接地不良,比如接地導線破損、接地連接松動,接地回路的等效電阻便會顯著增大。當設備內部因絕緣破損等原因出現(xiàn)漏電,泄漏電流無法及時被大地 “吸納”,就會在機器人外殼、維修工具及操作人員身體上積聚,使人體觸電電壓升高,極大增加了電擊傷害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設備老化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隨著使用年限增長,機器人內部的電氣元件、絕緣材料逐漸損耗。絕緣層會因長期受熱、受潮、機械振動而出現(xiàn)龜裂、剝落,致使原本相互隔離的帶電部分與外殼或其他可觸及部件間的絕緣性能大打折扣,漏電風險悄然上升。老化的電纜線芯外露幾率大增,一旦維修人員不慎觸碰,后果不堪設想。
當接地不良與設備老化 “雙劍合璧”,危險呈指數(shù)級放大。一方面,老化設備漏電頻發(fā),接地不良又阻礙電流疏散,漏電處的高電位會長時間維持,擴大了人員接觸漏電區(qū)域的時長與概率;另一方面,接地系統(tǒng)失效使得電氣故障預警機制失靈,如漏電保護器因接地異常無法精準檢測漏電電流,難以及時切斷電源,讓維修現(xiàn)場完全暴露在漏電威脅之下。
以汽車制造車間的焊接機器人為例,運行多年后,其焊接電源模塊絕緣老化,在一次日常維修中,由于接地線纜被維修設備碾壓致連接松動,當維修人員開啟電源箱檢查故障時,漏電電流經(jīng)人體導入大地,幸好旁人及時切斷總電源,才未釀成大禍。此類案例警示,在機器人維修全程,必須嚴格把控接地質量,定期檢測接地電阻,確保連接穩(wěn)固;對于老化設備,應依據(jù)使用時長、運行工況制定詳細檢測計劃,提前更換有隱患的部件,絕不能讓二者形成致命組合,才能切實保障維修人員的生命安全,護航工業(yè)自動化的穩(wěn)健發(fā)展。